線上服務咨詢
Article/文章
記錄成長點滴 分享您我感悟
微信朋友圈打卡發送朋友“餡餅”可能是一個陷阱
發表時間:2019-07-15 10:28:04
文章來源:沈陽軟件開發
標簽:網站建設 小程序開發 小程序制作 微信小程序開發 公眾號開發 微信公眾號開發 網頁設計 網站優化 網站排名 網站設計 微信小程序設計 小程序定制 微信小程序定制
瀏覽次數:0
打開微信的朋友圈,每天都會看到有人分享英文外文密集閱讀的前幾天的鏈接,了解它原本是在一個微信的公共號碼上學習英語,連續88天在圈內朋友退還學費。和看到分享的朋友一樣,您也可以享受這樣的優惠學習。有很多種類似的拳,即使在兒童學習的“朋友圈”中,也有連續打擊需要微信的情況。有朋友嘲笑,現在微信圈的朋友不賣東西,就是打卡分享優惠,真的很麻煩。
但是,這件事現在已經結束了。日前,微信安全中心發布了一份報告:流利的閱讀,薄荷閱讀,火箭話等公眾號碼引誘朋友在圈內打擊行為違法行為。 微信表示,共享的歸納是一種異常的營銷行為,嚴重破壞了正常的朋友圈體驗,違反了《微信外部鏈接內容管理規范》《微信公眾平臺服務協議》等相關協議和特殊規則,一旦發現,微信團隊將處理歸納共享行為。
在這方面,一些網友拍手。但是,很多人不可避免地會有疑慮。 微信朋友圈到底有什么危害,所以微信團隊會被糾正?
刷屏營銷,很可能要銷聲匿跡
戰斗小組,積累,分享彩票.各種商業活動的業務和公眾號碼填充了微信圈子的朋友。
360安全專家葛健明確表示,微信圈的朋友正在分享制卡行為,并且還有更多的在線教育領域。共享者可以獲得相應的積分獎勵,有些可以兌換相應的產品或服務。
“眾所周知,微信朋友圈本是用于提供網絡社交與資源分享的平臺,但是,很多商家看到了微信朋友圈傳播迅速,廣泛,面廣量大的優勢,借機進行利益誘導分享。” 沈陽理工大學計算機網絡與對抗研究所所長閆懷志說。
閆懷志介紹,利益誘導一般通過微信公眾號,個人微信朋友圈以及APP軟件等進行。誘導的方式主要有實物或現金獎勵,發放各種虛擬獎品(比如發紅包/優惠券/積分/流量等),此外還有拼團,集贊,分享抽獎等。用戶分享,點擊,點贊后,分享打卡內容的得以大面積推廣,進而擴大公眾認知,擴大潛在消費群體,最終獲利。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微信安全中心也再一次強調了《關于利誘分享朋友圈打卡的處理公告》中對違規行為的相應處理:包括但不限于停止鏈接內容在朋友圈繼續傳播,停止對相關域名或IP地址進行訪問,封禁相關開放平臺賬號或應用的分享接口;對重復多次違規及對抗行為的違規主體,將采取階梯式處理機制,包括但不限于下調每日分享限額,限制使用微信登錄功能接口,永久封禁賬號,域名,IP地址或分享接口;對涉嫌使用微信外掛并通過微信群實施誘導用戶分享的個人賬號,將根據違規嚴重程度對該微信賬號進行階梯式處罰
XX 有專家表示有一個關鍵詞:“包括但不限于”,你可以看到列出的非法操作方法涉及“分享到朋友圈”的行為,所以微信是要徹底清理好朋友圈這個詞“篩選營銷“很可能會消失。
打擊誘導,絕對不是多管閑事
“微信一直是基于打擊外鏈行為的規則。公告公告只是常規罷工的結果,而且與之前的罷工歸納基本相同。”當“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微信團隊關于罷工時,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以這種方式回應。
工作人員透露,微信一直在不斷打擊網絡欺詐,包括但不限于網絡釣魚信息,財務欺詐,虛假來電,虛假活動,免費/低成本贖回,紅包退稅,高回扣,高收益財富管理,早期襲擊和帶有典型欺詐行為的團伙如付費卡和付費股票受到打擊。從2018年1月到2019年2月,微信公共平臺處理了89,234個涉嫌欺詐的公共賬戶小程序412。
“如果誘使用戶在朋友圈中發送鏈接,請確認違反規則,將根據規則處理運營商鏈接或帳戶。”以上工作人員說。
嚴懷智認為,對于微信,有必要保持良好的產品形象,并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使用用戶共享QR碼或共享鏈接是一種異常的營銷和推廣行為,這破壞了微信的社交友誼。原意。不僅存在很多風險,而且還會對用戶體驗產生嚴重影響,這將對微信產品圖像造成嚴重損害。中國的網絡安全法和相關管理系統還規定社交平臺運營商對平臺的內容和傳播負有監管責任。
在葛健看來,微信安全中心之所以對這種行為進行整治,是認為其中存在安全隱患,可能導致個人隱私泄漏,或被不法分子利用發送釣魚鏈接導致個人信息甚至財產損失等。
多方發力,讓朋友圈干干凈凈
不可否認,不以惡意推廣和盈利為目的的簽到,打卡,如果是在內容健康,合規,有序,可控的范圍之內,單純在用戶朋友圈之內進行分享,那么這是社交平臺的基本功能之一,無可厚非。“但是,惡意的分享和打卡行為,給原本潔凈的微信朋友圈空間帶來了不和諧的 '聲音',很多時候使得微信朋友圈中充斥著大量的推廣和不良信息,導致微信用戶既煩不勝煩,又防不勝防,但多數時候卻只能無可奈何,一聲嘆息。”閆懷志感嘆。
事實上,這也是很多公眾的共同心聲。葛健認為,打卡積分的激勵方式雖然給用戶帶來了一些小實惠,但平臺卻需要對自身的安全以及用戶的安全提高警惕,防止個人信息泄漏以致流入黑產,被不法詐騙分子盯上,導致平臺用戶財產損失。
對此,前述微信內部工作人員也建議,對于微信朋友圈的騷擾信息,用戶可以通過設置操作,選擇不看他(她)的朋友圈消息,即朋友圈消息屏蔽功能,自主選擇屏蔽相關信息;對于騷擾嚴重的賬號,用戶還可以自主選擇“解除好友關系”解決信息騷擾問題。
XX 但這主要是個人行為。沒有其他渠道可以阻止來源嗎?閆懷志說,目前這種打擊和分享行為仍處于法律法規的灰色地帶。大多數卡片共享活動都沒有違法,即使它被惡意宣傳甚至涉嫌欺詐性推廣,因為有微信的朋友。朋友喜歡它,打卡要掩蓋,隱蔽性很強,給監督帶來很大困難。
“事實上,這種行為屬于網絡空間監管內容,需要政府,公共社交平臺,推動者和公共社交平臺用戶共同合作。政府需要發展網絡空間內容管理系統和公共社交平臺應該來自技術和管理。防止惡意促銷行為的兩個方面,發起人需要依法自律,公共社交平臺用戶應該加強區分和積極抵制這種促銷行為的能力。閻懷志強調。
資料來源:科技日報
網站建設,小程序開發,小程序制作,微信小程序開發,公眾號開發,微信公眾號開發,網頁設計,網站優化,網站排名,網站設計,微信小程序設計,小程序定制,微信小程序定制